zhannngchen commented on code in PR #27188:
URL: https://github.com/apache/doris/pull/27188#discussion_r1400553857


##########
docs/zh-CN/docs/data-table/data-model.md:
##########
@@ -416,7 +416,7 @@ mysql> select sum_merge(k2) , group_concat_merge(k3)from 
aggstate where k1 != 2;
 
 在某些多维分析场景下,用户更关注的是如何保证 Key 的唯一性,即如何获得 Primary Key 唯一性约束。
 因此,我们引入了 Unique 数据模型。在1.2版本之前,该模型本质上是聚合模型的一个特例,也是一种简化的表结构表示方式。
-由于聚合模型的实现方式是读时合并(merge on read),因此在一些聚合查询上性能不佳(参考后续章节[聚合模型的局限性](#聚合模型的局限性)的描述),
+由于聚合模型的实现方式是读时合并(merge on read),因此在一些聚合查询上性能不佳(参考后续章节[聚合模型的局限性](#聚合模型的局限性)的描述),
 在1.2版本我们引入了Unique模型新的实现方式,写时合并(merge on write),通过在写入时做一些额外的工作,实现了最优的查询性能。
 写时合并将在未来替换读时合并成为Unique模型的默认实现方式,两者将会短暂的共存一段时间。下面将对两种实现方式分别举例进行说明。

Review Comment:
   “写时合并将在未来替换读时合并成为Unique模型的默认实现方式,两者将会短暂的共存一段时间”
   update this description



##########
docs/zh-CN/docs/data-table/data-model.md:
##########
@@ -416,7 +416,7 @@ mysql> select sum_merge(k2) , group_concat_merge(k3)from 
aggstate where k1 != 2;
 
 在某些多维分析场景下,用户更关注的是如何保证 Key 的唯一性,即如何获得 Primary Key 唯一性约束。
 因此,我们引入了 Unique 数据模型。在1.2版本之前,该模型本质上是聚合模型的一个特例,也是一种简化的表结构表示方式。
-由于聚合模型的实现方式是读时合并(merge on read),因此在一些聚合查询上性能不佳(参考后续章节[聚合模型的局限性](#聚合模型的局限性)的描述),
+由于聚合模型的实现方式是读时合并(merge on read),因此在一些聚合查询上性能不佳(参考后续章节[聚合模型的局限性](#聚合模型的局限性)的描述),
 在1.2版本我们引入了Unique模型新的实现方式,写时合并(merge on write),通过在写入时做一些额外的工作,实现了最优的查询性能。
 写时合并将在未来替换读时合并成为Unique模型的默认实现方式,两者将会短暂的共存一段时间。下面将对两种实现方式分别举例进行说明。

Review Comment:
   “写时合并将在未来替换读时合并成为Unique模型的默认实现方式,两者将会短暂的共存一段时间”
   update this description



-- 
This is an automated message from the Apache Git Service.
To respond to the message, please log on to GitHub and use the
URL above to go to the specific comment.

To unsubscribe, e-mail: commits-unsubscr...@doris.apache.org

For queries about this service, please contact Infrastructure at:
us...@infra.apache.org


---------------------------------------------------------------------
To unsubscribe, e-mail: commits-unsubscr...@doris.apache.org
For additional commands, e-mail: commits-h...@doris.apache.org

Reply via email to